幽灵行动荒野中武器在现实中是什么样 武器介绍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P416
武器原型:
P416在现实当中的原型武器是POF公司的P416,是由POF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一款突击步枪。根据游戏中武器的外观,个人认为应当是接近于P-416-14-P9SX-CF-223 CARBINE。POF的P416外观与HK公司HK416突击步枪接近,但是有其自己的导气系统专利,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该枪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可靠性比一般的AR类武器提高了不少,原因是其采用短行程活塞取代了M16的导气管,避免了导气装置被污垢堵塞的风险,相比于气吹的方式也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区别于AK系列的长行程活塞,P416的活塞不随枪机一同运动,大大减弱了自动机移动时引发的武器质心改变,保证了极高的射击精度。所以P416通过导气系统的改良,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武器的维护要求,也保持了AR枪械的高精度等优势。
游戏表现:
P416是《幽灵行动:荒野》当中的初始武器,整体属性在突击步枪当中可以说是最差的。
在游戏当中它的武器伤害和穿透效果偏低,因此不适合正面强攻的任务或者需要正面应付大批敌人的情况。但是由于它在游戏中射速还不错,所以在面对小股敌人的时候有一定的压制和周旋能力,能够快速消灭敌人。
P416的精度较高,枪口上跳幅度较小,但是会伴随轻微的左右晃动。由于它的射速并不慢,所以在长点射或者连射时需要一定程度的压枪,不过相对于大多数武器来说已经十分好控制,射击手感十分平稳,单点或者短点射比较精准。
P416在游戏当中的定位属于新手类主武器。它的综合指标比较均衡,虽然没有十分出色的属性可是很好上手,能够胜任游戏初期难度系数较低的匿踪类潜入任务,适合新手玩家培养基础枪感。不过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游戏前期玩家的备用弹药较少,P416的射速虽然不及冲锋枪,但还是要注意控制弹药消耗,尽量避免无谓的弹药浪费。
个人配件:
枪托:原厂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短版角型握把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标准枪管
枪口:抑制器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SR3M
武器原型:
SR3M在现实中的武器原型是由俄罗斯中央精密机械工程研究(TSNIITochMash)所研制的SR3M。这把枪的前身是SR3,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一款武器,因为SR3是针对VIP保护而研发的,并且采用了比较特殊的9×39mm亚音速步枪弹。随着SR3被发现在CQB作战中也有着惊人的战斗表现, TSNIITochMash在与KBP公司的9A91的市场竞争中推出了SR3M作为一款竞争产品。
SR3M采用了长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与短行程原理在结构上的区别是长行程原理的活塞一般与枪机框连接在一起,随枪机一同后坐与复进;而短行程原理的活塞仅推动枪机框完成开锁,不随自动机一同运动。长行程原理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缺点就是会增加自动组件的体积与质量,武器运作时引发的质心变化会明显一些,对武器精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也不绝对,比如SIG的SG552精度就很高)。由于SR3与SR3M均取材自AS Val特种突击步枪(主要装备俄罗斯特种部队执行特种任务),所以SR3M继承了AS Val和SR3的许多特征。SR3M的快慢机与保险是分离的,操作上类似于AS Val,快慢机拨杆位于扳机圈内。由于该枪用途是VIP保护与CQB,所以它被设计得十分短小精悍,可以隐蔽携带。消声器也是该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随时拆装,让它可以在普通作战环境和特殊任务环境之间快速切换。该枪增设了可折叠的前握把,但是没有加装皮轨,而是在枪身侧面设置了俄式导轨。
SR3M采用了一种规格有些特别的子弹:9×39mm。它是一种亚音速子弹,专门用于微声武器。由于这种子弹装药量少,只能以亚音速飞行,所以它的弹头质量会比规格相近的普通弹重许多,以保证远距离上也具有足够的终点动能,理论上使其在300~400米的距离上也会有良好的杀伤效果。而在SR3M上,这种子弹在200米内拥有惊人的侵彻力,在穿透硬质障碍物后仍保留着较强的停止作用效果,这也是这把武器能够胜任CQB作战的重要原因。
目前SR3M被少量装备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特警部队。而AS Val则被广泛装备于俄罗斯的侦察部队和特种部队,SR3则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联邦警卫局用于VIP保护任务。
游戏表现
游戏当中的SR3M给我的感觉有些像冲锋枪,它的射速应该是突击步枪当中最快的几把,能够和它比肩的似乎也只有M4A1和G2了(AK12和TAR21参数也差不多,但是还是能感觉要慢一些)。但是SR3M的伤害比冲锋枪要高得多,在突击步枪当中算是中上的属性。它现实中近距离的高穿透能力感觉在游戏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参数上和P416差不多,不过并不妨碍它的优秀表现。
它的射击精度是比较高的,枪口上跳比较线性,每一发之间的幅度不大。不过由于其射速相当高,所以累加后上跳程度还是有些严重的,因此不适合泼射,比较适合有控制的点射。它的点射效果可以说很不错,就是上跳还是略有些明显。
这把武器除了执行潜入任务外,还能够胜任一些短促的近距离战斗,因为它同时具有近似冲锋枪的火力压制效果和步枪的威力,能够快速解决近距离的敌人。不过高射速武器的缺点就是弹药的消耗速度过快,长时间连射会影响火力的连续性(频繁更换弹匣)和持续性(后备弹药不足)。所以SR3M在使用上还是讲究弹药消耗的控制,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的正面交火。
我个人对SR3M是比较喜欢的,也比较推荐,因为它很有特点,整体属性也比较好,是挺有意思的一把突击步枪。
个人配件: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GP25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TAR21
武器原型:
TAR21是由以色列I.M.I.公司设计的一款突击步枪,属于Tavor(塔沃尔)系列步枪当中比较原始的型号。这把步枪可以说是以色列的一款标志性武器,同时采用了无托结构使得整枪像AUG一样有种科幻感,令人印象深刻。
TAR21采用了长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自动动作可靠,射击精度优良。由于它采用了无托结构,使得全枪长度大大缩短。原因是无托结构去掉了传统步枪的枪托部分,将机匣部分兼作枪托,握把前移至弹匣前方,使武器变得更加紧凑,更易于操控;同时使枪管轴线、自动机轴线和肩膀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令射手能够更加轻松地控制射击。而且TAR21的后坐力很低,射击时十分易于控制。还有就是TAR21的枪身采用了聚合物,降低了整枪质量,拆解十分简洁方便,利于维护。
不过无托结构的步枪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说无法左右手即时切换射击便给它在CQB的表现上减了分。原因是抛壳窗离脸太近,换手射击近容易被弹壳打脸,而如果更换抛壳窗则需要进行武器拆解,在作战中不是很方便;同时由于无托结构武器的枪膛会更加靠近射手的头部,射击时火药燃气的喷出对射手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这些都是无托武器的通病。
由于本人就在以色列留学,再加上以色列处在特殊的时局以致于满大街都是预备役士兵,所以平时能够近距离观察到IDF(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士兵的配备武器。实际上今天的IDF所装备的塔沃尔系步枪是X95,应当是在2011年在MTAR(21)基础上作了细微调整的一把武器。而MTAR(21)(这么写来区分短突击版本的MTAR)则是Tavor2的改进版本;Tavor2则又是根据TAR21的测试结果,基于MTAR(短突击版本,已经停产)而设计出的改进型(后来被叫做MTAR)。嗯,贵圈真乱。X95相比于原型TAR21长度上更加短小紧凑一些,同时增设了皮轨以加载各种配件。
上图为X95,下图为X95L。感觉下图比较像我日常见到的X95型号~
MTAR,已经停产
其实一开始IDF对TAR21并不感冒,原因主要是TAR21当时的测试结果并不如已经开始采购的M4A1,换装TAR21的预算却要比换装M4A1高不少。反正这个事情从1999年左右一直折腾到2003年,最终IDF没有采购TAR21而是装备了M4A1,并且我在街上看到的许多预备役士兵装备着CAR15(就是M16的卡宾枪型,长得和M4很像),数量比拿着X95的似乎还要多一些。我们现在能够见到X95的原因在于2002年的时候IDF采购了相当数量的Tavor2以及CTAR(TAR21的突击型),而刚才也提到过,Tavor2就是X95的前身了。
这个是我自己拍的以色列随处可见的预备役士兵身上所配备的CAR15。至少在预备役中X95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大概十个中能碰到一个这样的概率吧。
CTAR。讲真除了枪管变短外看不太出和TAR21的差别
虽然TAR21可以说最终并没有被IDF认可,但是紧凑的无托结构以及模块化的拆分改装,优良的精度以及可靠的实战性能使它不失为一把优秀的武器。
游戏表现:
TAR21在游戏中的属性参数很不错,比较均衡,射速算是比较高的。它的枪口上跳幅度不大,但是会伴随着轻微的左右晃动,不过由于前3~4发枪弹的子弹散布还算接近,所以进行点射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同时连射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进行压枪调整。TAR21在游戏中定位类似ACR,属于一种比较多面手的武器,不仅适合潜入暗杀,在遭遇正面小规模冲突的时候也有着快速结束战斗的能力。
由于TAR21的射速也有些向冲锋枪靠拢,所以个人建议装备50发的大容量弹匣以减少换弹频率,同时像之前介绍SR3M的时候一样要注意弹药的消耗情况。
游戏中还有一把氪金TAR21叫做掠食者。外观还行吧,但是只配了20发的弹匣就有些鸡肋了~
个人配件: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大型(5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Mk17
武器原型:
Mk17是FN公司在SCAR(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Combat Assault Rifle)项目中所设计的SCAR-H型号(7.62mm版本)的定型编号。自2003年开始招标以来,SCAR项目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来它关系到美国特种部队将要换装的主武器,二来它要求武器具有高度的模块化程度以实现在不同口径和同一枪族的不同型号之间的快速转换。而FN公司的产品在中标后其中的Mk17型广受好评,装备了SCAR的部队也更加偏爱Mk17。
Mk17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射击精度很高,对600到800米的目标仍能保持较好的命中率。Mk17还设计了可调式的导气箍,在恶劣环境下可以调节气体流量,使自动机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同时上机匣和枪托几乎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一来使武器的线条直爽美观,二来直线式的布局使得枪械更加容易控制,利于提高精度。
Mk17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的模块化设计,拆装十分快捷,正常维护大概分成上下机匣、自动机和枪管4个部分。仅通过更换枪管,Mk17就能实现CQC(近战型)——STD(标准型)——LB(长枪管型)3种型号之间的切换。而如果要将Mk17转换成Mk16(5.56mm版本),则需要更换下机匣、自动机与枪管。
从上到下依次为Mk17的CQC、STD以及LB枪管型
Mk17的枪托有着良好的人机工效设计,记得当年(那时好像是刚刚公布选型结果)我第一次从杂志上看到就被它的高配置枪托吸引了。它的枪托既可以伸缩又能够折叠,更让我惊讶的是它居然配备了可调式的贴腮板。那时候可调式的贴腮板一般是狙击步枪枪托上的设计,在突击步枪上可以说是很少见的。
Mk17还有惊艳到我的一点是它采用了7.62×51mmNATO弹。这是一种全威力步枪弹,虽然远距离有着比较好的存能,但是连射时造成的枪口上跳会十分严重,可能导致很差地精度。就像如今同样采用7.62NATO的M14全自动步枪也仅仅是作为训练和守营用途被少量使用,而它的其他改进型也早已放弃了原先全自动步枪的定位,转型成为狙击步枪或者精确射手武器,比如游戏中的Mk14。所以这种子弹在全自动步枪上运用起都有难度,更何况是在突击步枪上。而虽然Mk17是“被迫”采用了7.62NATO弹,但是它却成功地保证了突击步枪应有的精度,同时还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果,并被特种部队所青睐,不得不说FN公司的设计确实过硬。
用于短管卡宾枪的7.62×51mmNATO Mk319子弹
FN公司还专门为SCAR设计了一款模块化的下挂榴弹发射器,可以独立使用,型号是FN40GL,被美军定型为Mk13 EGLM,不过在游戏中并未出现。
游戏表现:
游戏中的Mk17是一款很有特点的突击步枪,可以说是突击步枪当中的一把狙击步枪。它具有突击步枪中最高的伤害、精度、射程以及穿透属性,当然射速、操控和降噪自然成为了它的短板。所以从属性参数上来讲它算是一把有点极端的武器,数据两极化。
Mk17的单发射击相当平稳精准,确实有一种“小狙击枪”的感觉。连射时它的枪口上跳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由于它的射速特别慢,所以玩家有很充足的时间进行压枪调整。加装了抑制器的Mk17的枪口噪声会比其他加装抑制器的步枪要大,所以潜入的时候需要和周围的敌人保持距离,否则敌人很容易起疑。在正面交火时虽然Mk17拥有极高的伤害,但是它的射速过慢,所以要注意多跑位,不断跟敌人拉开距离,不要被多个敌人贴脸。
游戏当中为Mk17配备了30发的长弹匣,自然是装备上。不过在现实当中由于7.62NATO弹比较重,再考虑到武器的便携性,所以一般只装备20发的弹匣。
个人觉得Mk17是一把不错的武器,虽然属性极端,但其实也不太挑任务,和敌人拉开一定距离作战是最好的打开方式。
游戏中的皮肤Mk17 虎牙
个人配件: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标准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ACR
武器原型:
雷明顿ACR步枪
ACR的前身其实是由美国MagPul公司设计的Masada步枪。后来MagPul公司将Masada步枪全权转卖给了美国的大毒蛇公司,大毒蛇将其改进后命名为“先进战斗步枪”(Adaptive Combat Rifle-ACR)。后来大毒蛇公司被美国雷明顿公司收购,雷明顿便推出了雷明顿ACR,仅仅是外观上与原先大毒蛇的ACR略有区别。游戏当中的ACR应该是更接近于雷明顿ACR。
Masada步枪(看弹匣应该是发射7.62×39mm子弹的版本)
大毒蛇ACR步枪
ACR步枪可以说是一款借鉴式的武器,从整体枪械的布局上来看它与FN公司的SCAR十分相似,例如几乎一致的模块化部分与设计理念相同的高人机工效枪托。相比之下ACR的模块化程度做得更高一些,同时枪身采用了大量的聚合物。
上图是雷明顿ACR,下图是SCAR-H。可以看出即使经过了两次改进,ACR的整体结构仍然与SCAR极为相似。
真的是非常相似,如果用SCAR-L来对比那真的完全是亲兄弟。
ACR采用的是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原理,与FN SCAR的一个区别在于它使用了一根较长的导气活塞,减小了自动机组件的体积与质量,利于提高武器精度。同时ACR将扳机组件做成了一个模块,可以快捷地在下机匣上进行拆装。其枪管的快速更换设计也令人惊艳,被设计成了旋转即可固定的形式,只需拆下下护木就能直接借助枪管上的助力环卸下枪管。而SCAR的枪管更换则需要将上机匣拆出,而后拧下四个枪管固定销才能卸下枪管。所以ACR在模块化设计上确实比SCAR要更加优化。
右边枪管下方的就是所谓的助力环。
ACR的枪身上装有许多皮轨,能够加装多种瞄具以及战术附件。
游戏表现:
ACR在游戏中是一款属性上乘而又十分均衡的突击步枪,受到绝大多数玩家的好评。它的伤害以及子弹穿透其实并不算高,属于中等偏上的参数。
但是它的精度很高,操控性也很好,射速比Mk17高,但是没有SR3M那么快,枪口上跳比较均匀,左右晃动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使用ACR进行连射或者点射时不需要太刻意的压枪,给玩家的手感非常舒服。因此它打起来比较稳,是一把典型的多面手武器,适用于多种战斗环境。
其实个人而言我对ACR本身并不感冒,因为它的属性整体上比较平庸,没有太多亮点。不过育碧在幽灵包中推出了ACR来自幽灵系列的未来战士皮肤,我觉得非常好看,所以平时为了装逼会用一用ACR。不过皮肤版的ACR不能加挂榴弹发射器,对于需要给载具补枪的我来说不是太方便。
个人配件:
游戏中中的枪管部分拆解是有问题的,实际应当是与导气组件跟活塞成为一体。
枪托:原厂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M203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标准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AK12
武器原型:
AK12是由卡拉什尼克夫集团(原伊茨玛西公司)在AK200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突击步枪,在经历了一波三折后于2015年被俄罗斯军队正式采用,成为了制式武器。
AK12继承了传统的AK枪系结构,采用了长行程导气活塞原理,使用小口径的5.45×39mm M74枪弹,射击精度较高。AK12相比起俄罗斯部队长期装备的AK74系列以及AKM系列更加适应现代单兵的装备要求,本质的结构原理没有什么变化,主要的改进体现在人机工效上。首先AK12的快慢机和保险是分离的,比起传统的大拨杆设计会更加方便单手操作,并且增加了3发点射的射击模式。AK12上还增加了空仓挂机指示,虽然放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设计,但是相比起传统AK的空仓后没有提示还是好上不少的。其次AK12的机匣顶部和护木覆四周盖了大量的皮轨,能够加装大量的战术附件。同时拉机柄的位置也有所调整,移动到了抛壳窗的前上部,并且可以进行左右侧的切换。
AK12的枪托也和以往大有不同,采用了类似SCAR的设计,可以折叠伸缩,直线式的设计可以使后坐力直线传递到射手的肩膀。AK12的早期样枪的枪托似乎是设计了可调节的贴腮板的,但是后来的改进型和最终的量产型上都去掉了这一设计。
上图为第一代样枪,下图分别为14和15年的量产型。可以看出枪托、快慢机标识、护木和导气箍都发生了改变。
AK12本身的性能相比于AK74系列其实并没有什么提升,它其实是AK200在出现了难以避免的精度上的缺陷后诞生的一个新的改进思路。现在AK12被部分装备于俄罗斯军队。
游戏表现:
游戏中的AK12外观与现实中第一代样枪十分接近。它的射速与穿透效果的参数较高,但是伤害、射程和准确度稍差。不过实际游戏中AK12的手感和性能可以说是上乘的,也是一把比较均衡的武器。
AK12的枪口上跳幅度很小,伴随着轻微的左右晃动,但是整体十分稳定。连射时虽然射速偏高但是压枪十分轻松,长点射的手感仍然十分友好,算是很精准的武器。虽然参数上它的伤害和精度较差,但是实际使用中感觉不到有什么短板。
游戏中还出现了两把皮肤AK12,一把叫做韵律,一把是network的收集品。
个人配件: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PG25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标准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Fallen Ghosts)——MDR
武器原型:
MDR是由美国的沙漠科技公司于2014年推出的一款无托结构的突击步枪。说来也是有趣,育碧似乎与沙漠科技公司有合作似的,游戏中已经出现了3把沙漠科技公司出品的枪械(似乎是该公司的全部产品了):SRSA1、HTI以及今天要介绍的MDR。仔细看还会发现,沙漠科技公司设计的产品都采用了无托结构。
SRSA1
HTI
MDR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精度优良;同时其无托的结构设计使得射手十分容易掌握该枪的后坐,有助于提高武器的精度,同时提高了其便携性。MDR的无托结构应该是借鉴了IWI公司的X95,所以MDR的弹匣解脱钮同X95一样位于扳机前方,考虑了人机工效。
注意X95上的弹匣解脱钮的位置
MDR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前抛壳设计,它的前抛壳机构与FN公司的FN2000的前抛壳机构在原理上均取材自枪械推弹入膛的动作。不过FN2000的前抛壳动作是由枪膛后方紧挨着的一个旋转结构(似乎叫摇臂系统)引导完成,而MDR的前抛壳机构在结构上更简单一些,由不抛壳一侧的机匣上安装的类似弹匣底托的弹性结构向抛壳窗顶出弹壳完成抛壳动作。MDR的枪机头部侧面开有缺口,从而暴露弹底窝平面,令弹壳在被拉出枪膛时,被弹性机构侧向从机头的缺口顶出,弹壳的大部分便处于抛壳窗外,枪机复进时便会将弹壳向前推出上机匣。MDR的抛壳窗上安装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弹壳引导盖板,用以引导弹壳的运动,将其打开也不影响抛壳的进行。这样的盖板设计为MDR带来了很好的防尘效果,同时在处理抛壳故障时更加便捷。而FN2000的抛壳路径会经过一个较长的抛壳管,在故障的排除上自然要麻烦很多。这块抛壳盖板和弹性顶壳结构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能够互换位置从而改变抛壳方向(目测需要更换枪机)。所以能够看出MDR的前抛壳设计确实十分巧妙,不愧为一大亮点。
这张图可以很好地看出MDR的抛壳原理
在FN2000上我们可以看到从枪机(弹匣上方)到护木上最右的抛壳口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距离,由抛壳管联通。
MDR还有另一个亮点就是快速更换枪管设计。它的前护木设计应该是参考了MASADA(ACR)步枪的护木设计,能够快速卸下,但是它的枪管固定方式与MASADA(ACR)有所区别。MASADA(ACR)的枪管是旋转固定,而MDR的枪管则是通过一个特殊设计过的节套固定。这个节套上带有三个可旋转的钢销,其中一个能够旋转90°与枪管后端的缺口契合,另外两个旋转90°则可以为节套加压,三者配合从而固定住枪管。相对来说MDR的快拆设计稍逊于MASADA(ACR),但是也已经是一种十分快捷的设计了。
游戏表现:
MDR在游戏的DLC当中是一把十分出色的武器。它的性能参数接近于ACR,相对更好一点。它的伤害、射速、射程都要高于ACR,可以看成是ACR的加强版。如果你没有购买任何武器包的话,在DLC里头MDR真的可以说是排第一的步枪了。
MDR的精度非常高,枪口上跳幅度很小也非常线性,左右晃动的幅度非常小,压起枪来非常轻松舒服。所以不论是单点、点射还是连射,MDR控制起来都十分得心应手。
这是游戏中出现的皮肤版MDR。因为没有使用过,所以从外观判断是加装了50发的大型弹匣。由于没有加装瞄准镜所以精度比玩家自己配置的要差不少。同时由于枪口应该是装了补偿器,所以无法加装抑制器,不太适合潜入任务。
个人配件: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大型(5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SG556/556xi
武器原型:
上:556SWAT,下:556xi Russian (原谅我实在找不到外观和551相似的556或者556xi)
SG556是瑞士的Swiss Arms(原SIG Arms)公司在2006年针对美国民用市场推出的一款采用北约5.56NATO弹的突击步枪,5年后采用7.62×39mm子弹的556xi也被推出。这里其实我有个地方不是特别清楚,就是不确定556xi最初是仅作为7.62mm的口径推出,后来才增加了5.56mm的转换零件,还是说556xi是作为556两种口径的升级版推出的,而且7.62mm口径的556xi也被称作556xi Russian。这个可能需要其他知情的大佬来解释了。
SG556其实有两种结构类型,主要区别在枪机上:基本型采用了AR的枪机结构,而另一种经典型则采用了传统的类AK结构。(怎么感觉在圈钱呐。。。)由于游戏中出现的556和556xi从弹匣上来看应当是采用了7.62mm口径,所以今天的介绍就按照传统的结构走。
SG556/556xi大致上继承了SG550的结构,借鉴了AK系列的长行程导气活塞原理,其活塞导杆和枪机框依靠拉机柄连接到一起。虽然结构与AK47相似,但是其连发精度要远高于AK47。其原因很可能在于SG556/556xi取消了AK47上传统的复进簧导杆,而将复进簧绕在活塞杆上让活塞代替了复进簧导杆。不过它所采用的能够在后坐时关闭导气孔的活塞头部应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这样可以防止过多的火药燃气进入导气系统从而减少有损武器精度的强烈震动。不过这种将复进簧套在活塞杆上的设计虽然能够提高精度,但是也使得复进簧会承受极高的温度,极有可能减少复进簧的使用寿命。这种设计算是SIG的一个特色,不过在短枪管型号(比如SG552)上由于活塞杆较短,所以设计上会回归传统的复进簧导杆结构。
SG550。外观十分优美。SG550系列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被多国的特警和特种部队所采用。
在众多经典FPS游戏当中出现的SG552。可以看出和标准型相比它的活塞杆确实比较短。
SG550系列的武器精度很高,可以说是长行程导气活塞武器当中的翘楚。同时这个系列的武器也有着极高的可靠性,缺点的话应该是质量普遍比较重吧。
不过今天介绍的556系列的普遍评价并不高,它的两道火扳机和射击精度好像是槽点。
游戏中的556/556xi的外观其实更接近于SG551 7.62这个型号(几乎一模一样)。如果非要和现实的556挂钩的话,那么游戏中应该是参考了556SWAT版本,再配上了SG系列标志性的折叠枪托。
看到这幅图对应 SG551 7.62 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妈卖批。。。真的和游戏里一模一样。。。
这个看外观应该也是556SWAT
游戏表现:
接下来的都是关于556xi的,因为我没有参加beta测试,所以没有拿到556羊驼。
556xi在游戏中也是一把有特点的武器,我觉得可以和Mk17定位接近,所以和17进行对比。556xi的武器伤害和穿透能力很高,基本上和Mk17持平,而精度应该是仅次于Mk17的。556xi的降噪效果和射速都要优于Mk17,也是一把非常威猛的武器。
556xi每一发子弹的枪口跳动都比较明显,而且伴随着比较强的左右晃动,所以在连射时这把武器给我的手感并不是特别友善,不过经过大幅度的压枪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由于它的射速并不慢,所以准星上跳的累加会让人觉得556xi有一点飘(虽然弹道的移动好像还是比较规律的,但是总感觉和准星跳动略有点脱节,不在同个频道上),不过在单发和短点射的表现上这把枪还是比较不错的。
556xi应该是我在游戏中使用的也算比较久的武器,除了连射时压枪不是很稳定外,整体的表现我还是觉得好评的。
这个似乎是DLC中的皮肤556xi火龙
BETA收集品556羊驼(没有参加BETA,蓝瘦香菇)
个人配件:
枪托:原厂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M203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R5 RGP/R4(Fallen Ghosts)/805 Bren A2
R5 RGP
武器原型:
R5 RGP是美国的雷明顿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款活塞式AR突击步枪。
R5 RGP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保留了AR高精度的特性。R5的活塞头上开有导气槽,使火药燃气通过导气槽作用在导气箍端部,从而推动活塞头运动,其实这个也还是很常规的设计。但是它的导气箍头部的封闭阀则采用了快拆的设计,通过一个L型扳手以及一根钢销进行固定,能在几秒钟的时间里不依靠工具快速拆下,非常容易进行维护或者更换。这样设计的导气系统应该是雷明顿的一个专利,也是R5的一个特色。然后R5也设计了可以快速更换的枪管,不过和ACR的快拆枪管的结构应该是不同的。
枪管上方有个用于快拆的“扳手”
游戏表现:
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游戏里的R5 RGP,其实也挑不出什么缺点,就是手感上不太符合我的喜好。R5的精度和降噪效果还不错,但是其他的属性就一般般,伤害还可以,射速偏慢。
R5最让我不喜欢的就是连射时的枪口上跳,抖动得比较厉害,左右的晃动给我的感觉应该是最明显的。R5和之前介绍的556xi相比还要难控制一些,毕竟556xi虽然射速高,但是枪口上跳没有R5剧烈,而且左右晃动的幅度也比R5小。不过R5的单发精度还是很高的,后坐虽然比较明显,但是感觉挺不错的。整体上我觉得R5是一把比较适合短点射的武器,战斗的节奏不算快,可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个人配件:
枪托:原厂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限定全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M203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805 Bren A2
武器原型:
805 Bren A2是由捷克的CZ公司在2010年推出的805 A系列的一款短枪管改进型。
805 A系列是CZ公司于2007年开始宣传,在2009年正式公开的一个系列,并于2010年被捷克部队所采用,取代Vz. 58步枪而成为新的捷克制式步枪。
Vz. 85P
805 A步枪应该是参考了FN SCAR突击步枪的设计,其上半部分的结构与SCAR十分相似,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原理,可以更换不同口径的枪管;而下半部分,主要是弹匣,则参考了HK的G36的透明弹匣的设计。和SCAR相比805 A要更加轻巧,因为805 A的下机匣运用了聚合物材料,其扳机组件的设计也十分紧凑,占据的空间很小。而且在2010年CZ公司对805 A的枪托作出了改进,在可折叠的基础上采用了类似M4枪托的伸缩设计,同时增加了可调式的贴腮板,提高了人机工效。
SCAR和805 A1的上机匣部分确实比较像
游戏表现:
805 A2在游戏中的属性和ACR比较接近,就是精度和射速要稍稍逊色一些。在连射时枪口的左右晃动有点明显,枪口上跳的幅度也比较大,不过整体上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个人配件:
枪托:原厂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M203榴弹发射器/标准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R4(Fallen Ghosts)
武器原型:
R4是南非VECTOR公司得到以色列IMI公司的授权生产的Galil突击步枪的5.56ARM重枪管型号的仿制型。说白了就是南非产的Galil 5.56ARM啦~~
Galil 5.56ARM
Galil系列步枪是为了取代沙漠环境中可靠性较差的FN FAL步枪而研发的。这款步枪基本上照搬了AK系列的设计,原因就在于AK47在越战以及IMI组织的沙漠环境测试中表现出的极高的可靠性,不过在实际的研制中它其实模仿了芬兰的Valmet M62突击步枪(仿制于AK47)的结构。
以色列装备的FAL
芬兰 Valmet M62
Galil系列突击步枪采用了卡拉什尼克夫式的自动系统,而下机匣的结构则几乎照搬了Valmei M62的下机匣。Galil其实是性能很不错的武器,它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和仅次于M16的射击精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Galil延迟了一年左右才正式装备部队,但是由于其较为笨重所以并不是很受士兵的待见,即使使用也会选择较轻便的Galil SAR短枪管型。而且Galil有一个硬伤就是加装战术附件较为困难,在这个单兵武器越来越注重战术部件与信息化的配合的阶段,只有一个类似AK47上的安装基座的Galil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Galil SAR
所以R4作为Galil的重枪管仿制型,虽然性能优良,但是放在现在可以说并不是一把理想的单兵武器。
游戏表现:
游戏中R4的定位相当于主线的AK12。它的属性可以说照搬了AK12,但是武器伤害却比AK12高出很多,仅次于不带抑制器的AK47。
R4的射击手感可以说和AK12几乎相同,精准而稳定,伤害又比较高,可以说是经过强化的AK12,类似于MDR和ACR之间的关系,只不过R4基本上就是AK12。其实R4和MDR在DLC中的感觉也差不太多,不相上下,个人更偏爱精度更高的MDR。
说真的Fallen Ghosts里头的武器其实都很不错,一个是性能都很强势,二来DLC更新的武器中同一类型里的型号较少,可以说极大地避免了武器定位过于重复的情况。这次的DLC我觉得可以给个好评。
DLC中还有一款皮肤R4 异乡人。这把R4配备了全息瞄准镜,射击模式为3发点射/半自动。个人觉得有点废,三发点射的子弹散布比较大。个人认为 R4异乡人 不是很理想的一把武器,比较适合潜入,缺乏正面火力。
个人配件: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三发点射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G36C
武器原型:
G36C的武器原型是HK公司的G36C短(紧凑)突击步枪。这把武器在HK的G36系列中是长度最短的,应该是着眼于室内作战,于2000年正式亮相。
G36C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自动方式,取代了HK一贯的滚柱闭锁延迟后坐方式,提高了武器的射击精度。同时它运用了大量的合成材料,大幅度降低了武器的质量。标志性的左右转动拉机柄从上机匣的上部伸出,但是更加标志性的提把式光学瞄具没有出现,而是直接配备了带皮轨的机械瞄具。它的人机工效较好,左右手操作都十分顺畅。同时G36C的模块化程度很高,能够在多种型号之间迅速切换。
G36系列虽然足够经典,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由于G36系列的护木完全由聚合物制成,所以其隔热能力很差,容易烫手,且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到武器的精度。G36系列原先标备的光学瞄具也为人所诟病,存在着可靠性差和视野过窄的问题。而且在2015年,G36爆出了“高温门”,原因应该是机匣在制造时使用了不合标准的聚合物。
游戏表现:
G36C的属性和P416其实很接近,相比之下G36C的大部分属性仅仅是略高一点,射速比P416要慢一点,但是穿透效果高出了不少。
G36C的射击手感和P416差不多,只是射速慢了之后,连射或者长点射时玩家会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压枪以修正弹道。同P416一样,该枪更适合潜入作战,但是也有应付正面冲突的能力。
G36C严格来说其实并不是主线武器,不知道育碧为什么要将它独立在游戏之外,感觉G36C不像AK之类是有一定情怀的枪械。不过话说回来它的定位其实有些和P416重叠,都是均衡轻盈,适合潜行的武器。
个人配件: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全像式瞄准镜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30发)
下枪管配件:标准榴弹发射器/短版角型握把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标准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图片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Mk14
武器原型:
Mk14是在18英寸枪管的M14的基础上,于2003年由赛奇国际公司用其生产的EBR底盘枪托改装出的一款增强型战斗步枪(EBR)。Mk14最初是应美国海豹突击队的要求进行招标,其战术要求其实是偏向CQB(近身距离作战)的,所以这种EBR类型的M14一开始并不是定位于现在的DMR(精确射手武器)的。
之前在介绍突击步枪的时候曾经就提到过M14全自动步枪,今天也就从Mk14的前身M14讲起。M14是在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所以可以看到M14的许多设计和M1是十分相似的。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美军在1957年最终采用了T44E4改进型并将其定型为M14。
M1半自动步枪
M14同M1步枪一样采用了导气式自动系统和机头回转式闭锁,与M1有所差别的是M1采用的是长行程导气活塞的原理,而M14采用的则是类似短行程导气活塞的设计,同时活塞头也采用了气体膨胀和自动闭气的专利设计:其活塞头是空心的,侧壁开有小孔,火药燃气通过小孔进入活塞头后便在活塞内膨胀从而推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后其上的小孔与枪管开孔错位,从而阻止过多的火药燃气进入导气装置。其实这种设计在今天也已经是比较常见的设计了。由于当时美国的轻武器弹药观念还停留在大威力和高射程上,所以M14采用了7.62mmNATO步枪弹(与M1步枪采用的.30-06步枪弹不同),这使得M14有着较高的精度和较远的射程。而且M14增加了全自动射击模式,改用了弹匣供弹的方式,武器的火力被提高了。
左数第二个为.30-06步枪弹
但是M14并没有很好地解决M1存在的不足,其尺寸过大,质量过重,同时所采用的全威力枪弹虽然相比.30-60步枪弹要轻一些,但是依旧较重,限制了单兵携弹量,同时在连续射击时使得枪支难以被控制,射击精度大幅度下降,所以M14在越战中出师不利,很快就被AR系列所取代。M14作为一款全自动步枪,在被定型后仅仅过了五六年就被军队终止采购以致停产,可以说十分短命。M14的波折命运直接导致了美国春田兵工厂的倒闭,不过也或多或少地推动了弹药小口径化的进程。
虽然M14在当年丛林的短兵相接中落在了下风,但是在今天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定位而得以发挥其优势。M14既可以作为一种远程的支援型武器,提供精确而连续的火力打击,充当狙击步枪的角色,又能在近距离上作为自动步枪进行战斗。海豹突击队一直对M14青睐有加,因为作为狙击枪或者DMR的它精度高,单发射击的后坐控制比较舒服,性能可靠,而且其采用的7.62NATO弹有着出色的侵彻力和优秀的存能,所以希望能够将M14也改造成一款CQB武器,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第一代Mk14型号Mk14 Mod0,也就是游戏中的Mk14的型号。
虽然游戏里它被放在了狙击枪分类,可是其现实中的定位却并不是DMR,而是CQB。现实中与之相近的的DMR型号应当是装备于美国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22英寸枪管型M39 EMR(也叫做EBR M14,由史密斯企业生产),还有赛奇自己改进的同样为22英寸枪管型的Mk14 Mod2。
EBR M14
不过显然随着后来Mk17在美国特种作战单位中的大量装备,Mk14 Mod0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所以现在M14改进型的主要作用还是在DMR上的发挥,更多的M14则被用于战略储备、训练或者守营。
游戏表现
Mk14是游戏中我最喜欢的半自动狙击武器。虽然它的伤害是狙击枪中最低的(和M40A5是一样的),但是它的精度很高,可以说是所有半自动狙击步枪中连续射击时最精准的一把。还有比较特别的一点就是它是唯一一把可以全自动射击的狙击武器,在被迫近距离交战时可以提供足够的火力。而且Mk14的换弹速度算是比较快的,操作起来确实更像一把步枪,这一点比较还原,给个好评。
Mk14在连续射击的时候枪口上跳应该是所有狙击步枪当中最小的,左右的晃动幅度极小,非常好控制。全自动射击的时候压枪也比较舒服,弹道基本上是一条线。
由于Mk14可以进行全自动射击,所以我给它配备了G28瞄准镜,可以切换内红点和5倍狙击镜,以适应CQB和狙击这两种不同环境。现实中的G28瞄准镜实际上是专门为G28半自动狙击步枪配备的,其主体是德国神射手二型瞄准镜,上方的导轨可以再搭载一个瑞典Aimpoint的Micro T1红点镜。G28瞄准镜的5倍镜在Mk14上的分划标记对应的距离大概如下:中心的橙色十字对应150米内的目标,橙色十字的底端对应大概250米左右的目标,再往下黑色竖线上与橙色十字相邻的第一个小圆圈大概对应350米左右的目标,再往下我就说不准了,毕竟我狙不算准,一般都把人框在400米之内怼。
Mk14是一把非常稳定的CQB和DMR相结合的武器,就是不适合对付载具,但是在游戏的大部分任务环境下,它有着极高的精度,补枪又稳又快,个人首推~~
Fallen Ghosts 中出现的皮肤Mk14 神秘学。
个人配置:
枪托:展开枪托
瞄准镜:G28
扳机:全自动/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20发)
下枪管配件:垂直前握把
枪轨:三点激光瞄准器
枪管:长枪管
枪口:抑制器
(题图来源:Ubisoft)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
《幽灵行动:荒野》武器介绍——M40A5
武器原型:
M40A5狙击步枪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09年在M40A3狙击步
枪的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是M40系列当中最新的改进型。
M40系列步枪的前身其实就是雷明顿700BDL旋转后拉式步枪,可以说是一代经典。雷明顿700系列步枪的结构其实很精简,毕竟是旋转后拉式步枪嘛,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极高的精准度以及它身上一些细节的处理。700采用了旋转后拉式的非自动结构,子弹在枪管内运动时,整枪可以说几乎不受到任何组件位移而产生的干扰,所以相比起带有自动系统的武器其精度要更容易维持。同时700采用了浮置式枪管的设计,枪管只与机匣连接,几乎不与护木接触,枪管在子弹发射时能够不受护木或者枪托的干扰,产生比较自然的振动,因而精度被大大提高了。整枪的人机工效可以说十分出色,而且是作为运动步枪推出的,所以质量也不算太重,体积也比较小巧。
Remington 700 ADL
Remington 700 BDL
700最初推出时有ADL和BDL两种型号,两者主要的差别在于BDL采用了可开启式的5发容量的弹仓设计,可以通过从枪身下方打开弹仓而直接退出子弹,不用像ADL一样反复拉动枪栓。而且BDL的用料和处理也比ADL要讲究很多,价格也比较昂贵。后来BDL被美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相中,经过海军陆战队的改进研制出了M40狙击步枪(系统)(陆军的型号则为M24),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射程。尽管在越战中M40因为可靠性差而表现欠佳,但是其依旧是美军心中标杆一样的存在。
M40
M24 SWS
后来针对M40出现的可靠性问题,陆战队对其再次进行改进,将木制枪托更换为玻璃纤维枪托,同时还采用了更加坚固厚实的不锈钢枪管和新的光学瞄具,于是M40A1就这么横空出世并被使用了20多年。1996年其改进型M40A3应部队要求出现,主要的改进在精度的提高上,并且枪托上增加了贴腮板部件,机匣上也加装了皮轨以适应更加多样化的瞄具和附件,同时弹仓供弹也可以通过改装件改为弹匣供弹(M40、A1、A3全部照搬了BDL的弹仓设计)。
不过还没等A3完全替换掉A1,M40A5便在2009年被研制出来。A5的结构和A3基本一致,主要的差别在于完全抛弃了弹仓结构而采用10发弹匣供弹,同时增加了枪口装置和一小截前导轨。A5的整枪质量比之前几代要重不少,从M40的4公斤多到了现在的7.5公斤左右。目前M40A5已经基本取代了老的M40系列成为主力狙击步枪,到今天雷明顿700的神话已然延续了55年。
游戏表现:
M40A5是游戏中玩家做完第一个主线任务必然会获得的一把狙击步枪,个人认为是游戏中最容易获得的一款比较良心的武器,就是可用的战术附件比较少。
M40A5的枪口上跳不大,应该是游戏中手拉机式狙击步枪当中最小的,与M1891接近,补枪也会更快一些(虽然在连狙面前谈补枪都是浮云),而且弹道和手感也是比较稳定的。它的威力在狙击步枪中比较一般,和Mk14、SVD之类的连狙相近,射速则是手拉机中最快的。
在M40A5上我配备的是T5Xi Tactical瞄准镜,这是一款6倍镜,距离划分其实和G28瞄准镜的5倍主镜相差无几。
个人配件:
瞄准镜:T5Xi Tactical
扳机:限定半自动
弹匣:加长型(20发)
枪管:标准枪管
枪口:抑制器
(资料参考来源:枪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