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奇兵无限不失温情的故事介绍(文艺至死的绝唱)

时间:2023-04-18 11:19:01 来源:网络 发布:手游网 浏览:5次

本专栏第一期,我要献给《生化奇兵:无限》,它在我的心中的特殊地位至今都无法撼动。游民星空曾在评测中对《无限》作出“文艺至死”的评价,在我看来实在如此。

本作logo,官方译名是《生化震撼:无限》,但至少在大陆地区,没人会这么叫。

游戏中,玩家扮演主角布克(Booker Dewitt) ,受人委托去找一位女孩:伊丽莎白(Elizabeth),以抵消自己欠下的赌债,当布克进入灯塔,一冲云霄,一系列疯狂、压抑、绝望而又不失温情的故事也开始慢慢夺走玩家的心。

女主角伊丽莎白在游戏绝大部分时间会和主角一起冒险,其独特的AI能让你切实感受到她的魅力。

女孩所在的天空之城哥伦比亚(Columbia),被塑造成了一座反乌托邦之城,在先知(The Prophet)的带领下,城市处处都书写着繁荣,但真相却无比讽刺:深信种族主义的先知所创立的哥伦比亚,是白人的天堂,有色人种的地狱,而白人居民在先知近乎狂热的宗教宣传下却对此现象不以为然。当异乡人布克闯进这个“桃源乡”,当他把被人们称为“先知的子嗣”的伊丽莎白从囚所中释放,这座罪恶之城也将迎来她的终结,至于布克和伊丽莎白二人,也将会在旅途中探寻自己真正的身份,迎接无法改变的悲惨命运。

游戏的结局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在打破世界循环的同时,主角也要做出最后的选择。

《无限》在发售之前,无论是预告片、游戏封面还是其他宣发内容,都可能让不了解系列的人以为这又是一部故事简单,一路蛮干的标准商业作品。但其实并非如此,本作无论是在世界构造上还是在美术风格上,都融入了许多与宗教、政治相关的元素,虽达不到学术研究的深度,但其表现也足以让绝大部分游戏自叹不如。而故事脉络方面,时空穿越的题材一波三折,甚至还有点烧脑,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使《无限》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游戏中架空的宗教、政治元素非常多,也十分令人着迷。

可惜,正如同标题所言,文艺至死,《无限》的玩法、系统,通通都在为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故事做出让步,正因如此,本作最终落得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销量的惨淡导致工作室Irrational Games解散,《生化奇兵》系列也暂时迎来了终结。

2013年,开放世界玩法愈加火爆,“一本道”的《无限》显得十分保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制作组的“弥留之际”,还是为玩家献上了最后的DLC《葬于深海》,对本作的故事做出了最后的补充,更令人叫绝的是,通过两个资料片,系列三部形成了首尾相接的连贯故事脉络,《无限》的终章,正是《生化奇兵1》的开始。

不同于本传,《葬于深海》重点讲述的是伊丽莎白的故事。

《葬于深海》的故事发生在游戏本传之后,而游戏的舞台也转移到了《生化奇兵1》和《生化奇兵2》的海底城市销魂城(Rapture),不同于宗教狂热的哥伦比亚,销魂城是极端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杰作。在这里伊丽莎白将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最后的交代。

最后的结局究竟是喜是悲,每个玩家心里大概都会不一样的答案。

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就是在其发售的2013年3月,然而由于学业原因没有时间好好品味,第一次完整的打通整个游戏则是13年的暑假了。我对这部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擅长利用光影与音乐烘托不同的气氛,游戏开头油画般的场景令我如痴如醉,然而,在一次重要转折后,游戏的气氛急剧变化,明媚的阳光变得刺眼,空荡的街道无比肃杀,伴着时急时缓的音乐,在每个重要时刻完美调动玩家的情绪。除此之外,游戏全程也充斥着大量的文字信息,将世界的背景通过个性极强的海报、报纸、小电影等表达出来。

游戏过程中也会有大量文字宣传丰富背景故事。

第一次通关时,我并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玩第二遍时,在网上研究时间线,一部鸿篇巨制才在我眼前慢慢展开。当我还在回味本传的结局时,资料片又相继发售,我便立即又投入到新的故事中去,一气呵成,回味悠长。

到现在,偶尔再玩玩《无限》,还能体会到故事带来的震撼,以及那年燥热的夏天,废寝忘食投身于《无限》世界中的自己。

《无限》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从那时开始,我无比渴望富有故事的作品,由此我才接触到了《质量效应》系列、《龙腾世纪》系列,对一个初中小孩来说,这无疑就是宝藏。

在《无限》末尾,伊丽莎白说“There's always a lighthouse”,我想《无限》正是我游戏旅程的灯塔,为我照亮了璀璨的游戏世界,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生化奇兵》系列的标志之一:灯塔,是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

更新:2020年5月29日《生化奇兵合集》登录NS,PS4版本也于此前不久更新中文,本系列终于在全平台都有了中文版本,可喜可贺!

评论
评论
发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