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实修仙秘籍下载(古书中记载的普通人修炼灵力法门)

时间:2023-05-06 11:56:56 来源:网络 发布:手游网 浏览:9次

由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发展,以及仙侠小说、电视剧的泛滥,带有修仙元素的游戏也越来越多。

“仙”者溯源

虽说现代游戏中的修仙体系大多源自《封神演义》、《西游记》、《蜀山剑侠传》三书,但往上溯源,“仙”字早在先秦典籍里就出现过,《庄子》中便有出现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庄子》

求仙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非常流行,以至秦始皇并吞六国后也迷恋于此。

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关于“仙人”这一名称大概最早便是出现在《史记》之中。

仙学本就是道家学说的一部分,后世谈及修仙,一般要追溯到黄帝时期。

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史记·封禅书》

可以说,就文字资料的记载来看,修仙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仙人的形象

那你知道什么是“仙”么?仙和神又有什么区别?

就常规解释来看:最开始仙一般是指经过修行及悟道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人;而神一般是先天的存在,或是自然的化身。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仙更多偏向于逍遥自在,而神普遍有自己的司职,比如XX土地神之类的,这里就不再细谈。

最开始的仙人形象并不像现代这样白衣飘飘,不是俊男就是美女。

去除大多数仙人都有的各种异于常人的神通以外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外在形象在早期更多是在人身体上多一些鸟类的特征。

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抱朴子》

手游《FGO》中始皇帝体生毛羽的扑棱蛾子形象

有羽毛有翅膀的“仙人”形象源自于燕齐地区,由于秦始皇和汉武帝对燕齐方士的信任而演变为了主流。这一外形一直延续到了东晋时期。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曹丕《折杨柳行》

但“仙人”形象鸟的特性逐渐受到世人的批判

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为蜃,非人道也。——《抱朴子·对俗》

这种批判的进一步发展,使“仙人”身上的鸟类特征逐渐消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飞天和天人等佛教形象对道教仙人外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演变成了腾云驾雾的人类形象。

古人绘制的仙人图

而放到游戏中,仙人除了白发老爷爷外,大多都是俊男美女,以吸引玩家眼球。

受还珠楼主小说《蜀山剑侠传》的影响,修仙与武侠渐渐结合到了一起,而剑,也成为了仙侠小说中出镜率最高的武器。以武侠精神为“魂”,以神话色彩为“体”,形成了风靡至今的仙侠文化。

后世有关修仙的游戏大多离不开仙侠范畴,角色身份一般为修仙者,而不是仙人,仙人为了风格统一,也和修仙者打扮相似。

仙侠中的仙不同于传统道家文化中的清心寡欲,只顾长生,潜心修道,无为于世。

以富贵为不幸,以荣华为秽汙,以厚玩为尘壤,以声誉为朝露,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鼓翮清尘,风驷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抱朴子·论仙》

脱胎于武侠小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仙侠中更多是 “ 仙之修者,众生为民”。

仙者感悟天地而成大道,侠者快意红尘尽显潇洒。

比起传统仙人,仙侠多了几分侠客的豪气,少了几分仙人的无为。

《仙剑奇侠传·四》游戏界面

近来的修仙小说更注重于打怪升级,对人、妖、魔、仙和各种精怪的描写缺少,以及人伦关系体系构建失败,让人感到失,仙侠文化自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热播后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一般游戏中的仙人服饰以浅色系为主,用得最多的是蓝、白、青三色,堕入魔道后配色一般偏向红黑。

女仙服装一般会有带子飘在空中,好像没有重力一样,外衣通常为半透明的材质。

而男仙通常长发飘飘手执长剑,腰上没事就挂一堆玉佩令牌啥的。

仙侠游戏中常见的仙人外形

而非国风游戏中的仙人形象,尤其以日式游戏为主,男仙通常为白胡子佝偻老头,女仙为穿着中式服装的年轻女性,狐仙、猫仙之类的带有动物元素的仙人形象偏多。其中仙人,大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一种拥有超凡力量的种族而出现。

某东方project同人手游中的仙人

《四叶草剧场》中的牛角仙人

某龙珠游戏中的龟仙人

修仙法门

PS:无人指导,切勿自行修炼,如若走火入魔,本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修仙是一门追求长生不死、逍遥自在的学问。

传统道家文化中,修仙并不是后世仙侠小说中什么吸收灵气、破丹成婴、最后渡劫成仙。

道家初期的功法比较简单,在道教成立后吸收了许多古老养生术和所谓仙术,经过归纳总结后功法日益丰富。功法的内容主要有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行炁、胎息、外丹、内丹等等。

现代人最熟悉的便是方仙道的外丹和内丹,这俩修炼方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黄帝内经》

外丹术是中国早期药物学和化学发展的产物,至于吃一颗就能成仙不过是传奇故事,但不排除部分脑子瓦特的人想拿一些重金属化合物来炼制仙丹,(凡人炼出仙丹,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你又不是仙人),外丹术除了治病救人,更大的用途是欺骗统治者。(人家黄帝都辛苦修炼了一百年,你想不劳而获,这合理么)

某手游的炼丹系统

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一般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阶段,讲究性命双修。现代修仙小说、游戏的修炼体系很大部分都是基于此术进行创作的。

某游角色正在打坐修炼

经脉与穴位

经脉、穴位这种现代科学看来玄之又玄的东西是小说、游戏所钟爱的常用素材,也是大多数修炼法门必备的组成元素。

某游的经脉系统

现存最早对经络、穴位有完整记载的莫过于《黄帝内经》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

书中详细论述了脏腑、经络、腧穴、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上共记载有160个穴位名称,而发展到现代,中医理论中记有720个穴位。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腧 (shù)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腧”通“输”表示转输,“穴”表空隙之意,一般人习惯上称为“穴位”。

经络腧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之中。

很多人觉得修仙封建迷信,其实不然,修仙其实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修炼是强化身心的过程,而成仙是美好的愿望。

游戏、小说中的修炼大多分为功法境界和心法境界,心境修为不够便容易走火入魔,功法境界不够便会肉体衰败而亡。有些游戏为了方便改成了变相的西幻加点方式,不得不说很让人失望。

性命双修是修炼的重要原则之一,用科学的方式来讲就是身心健康,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修身和修心两部分。

先说修身,具体练法不提,武术中的桩法以及印度的瑜伽都是先辈们经过无数次实践发明的健身方法,很多小说、游戏中的功法秘籍里面总是画了很多姿势,一步步摆出来就能修炼便是据此所写。

再说说修心,先辈们在对身体的开发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偶然,发现了呼吸波纹!、情绪和意念等对身体的影响,并总结出了诸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类大大小小的结论,现代医学也肯定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吓出一身冷汗,激动到浑身发抖,这些都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而意念对身体的影响,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拉德对死囚所做的假装放血的实验。

修炼并不一定能成仙,但并不失为一种科学合理的养生之法。

评论
评论
发 布